我国批准建设的第九座核电站定址在福建省福清市。该项目总规划容量为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一期工程建设1号、2号两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总投资约为271亿元,将分别在2013年、2014年投入商业运行,预计年发电量将超过140亿度。
在引进国外技术基础上,经过消化、吸收、再创新,福清核电项目采用了中国自主设计的“二代加”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由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推行了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模式,使得福清核电工程从2007年12月国家发改委批准开展前期工作到目前具备浇灌核岛第一罐混凝土的条件,仅用了不到1年时间,是我国国内所有在建和已建核电中历时最短的工程项目,创造了中国核电建设的奇迹,被誉为“福清速度”。
这是中国核电近年来由“适度发展”转变为“积极推进”、走向发展快车道的一个缩影。这当中,除了以三代核电技术引进为依托的三门、海阳项目外,其他日前批准建设的一系列核电项目均采用了我国自主设计的“二代加”。
据专家介绍,目前国际上比较成熟先进的核电技术是“二代加”百万千瓦级核电技术。对于该技术的掌握和应用是我国核电发展30年中国核电自主设计能力的整体体现,标志着我国与国际核电技术水平差距的大幅度缩短,也为后续三代核电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此类堆型将作为投运和在建核电站的主流。
继自主设计的秦山一期工程30万机组1985年开工建设后,1987年8月开工的大亚湾核电站是我国大陆第一座百万千瓦级大型商用核电站,开启了我国对于国际二代核电技术引进的大门。“九五”期间,我国有4座核电站陆续开工。2005年末,中核集团核二院以设计总承包的形式承担了广东大亚湾岭澳二期的建设。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的岭澳二期采用了“翻版+改进”的设计思路,中国“二代加”核电设计能力在核电工程固化下来。
“目前岭澳二期项目中的包括14项重大改进的200余项设计改进已基本实施,这意味着中国自主设计的"二代加"水平得以固化,之后的红沿河、方家山等项目均是这一技术的成熟运用。”中核集团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岭澳二期项目总设计师邢继如此表示。岭澳二期项目中,该公司作为设计总包院,与同在中核集团旗下的中国核动力院通力合作,在核电业主的大力支持下,共同实践了对国际二代核电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以及升级过程,这一经历让邢继对今后几个核电工程更具信心。
如果将“二代加”作为我国现有核电设计能力的代名词,那么漂亮地完成工程设计只是其表象,在其背后,是一个多年积累搭建起来的核电设计研发平台以及相应积聚的研发人才。
据了解,中核集团下属的13家科研院所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核工业科研体系,其中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和中核集团核动力院两大科研基地对中国核电研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作为综合类基础科研院所,拥有较为完备的科研设备与科研手段,为核电设计领域中的原理性论证提供重要支持;而中核集团核动力院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集中建设了一批设施,被视为第一代核动力研究平台。目前,中核集团核动力院在核动力研发方面有100多个专业和学科,90多个研究实验室,其中3座国家级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先后建成了高通量堆等6座核设施,被誉为“中国堆谷”。在第二代研发平台的基础上,第三代研发平台已经开始积极筹措,该平台将为我国三代、四代核电技术的研发发挥更大的作用。与此同时,在核电工程设计方面,多年核电工程的历练也让中核集团中国核电工程公司形成了包括核电LOCA环境鉴定试验装置、湿热老化环境实验装置在内的一套实验设施和研发平台。
来源:光明网